高大、教廣2025合作企劃《趨勢瞭望台》專訪政法系教授楊鈞池 談政法教學與國際觀

--

--

2025-07-18 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教授楊鈞池日前應邀參與教育廣播電台高雄分台FM101.7節目《Tea Time時光》,在雙方合作企劃單元《趨勢瞭望台》中,分享政法系設立理念、課程設計與國際局勢觀察,從東北亞地緣政治出發,探討政法教育如何回應社會挑戰並培育具法政素養的新世代。

楊鈞池表示,政法系創立構想受歐洲尤其德國學術傳統啟發,主張政治與法律應整合教學,以回應現代政治人物對法制理解有限、法律人對政治運作陌生的現象。因此,政法系以「法政合一」為訓練核心,課程橫跨憲法、行政法與公共法,並融入政治學視角,引導學生掌握制度設計與價值判準間的關聯,深化對國家治理與人民權益之理解。

政法系畢業生多以報考律師、司法官、檢察官及高普考等公職為目標,課程設計中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專業基礎仍具比重,並輔以國際關係與政策實務等內容,以拓展學生視野與選擇。楊鈞池坦言,學生在填志願時多從職涯現實考量,系上除強化專業能力,也重視價值思辨與公共關懷,培育具批判力與行動力的現代公民。

節目中他亦深入解析韓國政局,指出新任總統李在明屬自由派,主張外交談判解決南北韓僵局,推動「等距外交」,在美中俄之間尋求平衡。相較之下,前任總統尹錫悅代表保守派,則強化美日合作、採取明確的對外路線。此對比不僅反映政黨意識形態,也揭示韓國在外交與區域安全上的抉擇張力。

針對駐韓美軍議題,楊鈞池分析,美軍在韓部署以重裝陸軍為主,防禦北韓突襲,與駐日偏重海空軍部署不同。雖部分韓國民意傾向與北韓和解並要求美軍調整部署,美方則回應將彈性調整人力與裝備,此舉可能引發韓國對防衛戰略的重新評估,突顯外交、軍事與民意之間的緊張關係。

他同時指出,儘管韓日間存有歷史糾葛,雙方仍具經貿合作基礎。面對川普政府貿易戰壓力,韓日中三方亦曾協商推進區域自由貿易談判,顯示即便在政治摩擦下,經濟現實仍是促進合作的重要力量。楊鈞池認為,選舉語言與執政實務常存落差,韓國歷任領導人即使立場不一,最終多採務實態度應對對美外交與經貿關係,值得台灣關注與借鏡。

對於「台灣應如何面對區域變局」的提問,他回應,學生與公民皆應從台灣本位出發,理解鄰國動態及其對台影響。他建議,可從學生興趣出發,例如韓流與日本動漫,進一步引導關注東北亞局勢與國際議題,逐步建立公民視野與國際觀。

楊鈞池強調,政法教育不應止於法條與技術訓練,更應培養理性討論與價值判斷能力,引導學生在多元觀點中做出成熟決策。他認為,政法系的設立回應的不僅是制度教育的斷裂,更實踐民主社會中對公民素養的期待,期許學生能於公共討論中展現理性與判斷力,理解法與政的交錯意涵,成為推動社會前行的關鍵力量。

《趨勢瞭望台》為高雄大學與教育廣播電台高雄分台(FM101.7)2025年合作單元,由主持人朱茹玉(Ruby)擔綱,定期邀請高大教授分享專業研究與社會觀察,協助聽眾在繁忙生活中掌握時代脈動與前瞻視角,每月播出1次。

本次專訪完整內容17日於電台官網首播:https://reurl.cc/z5WbpV (自節目上架起保留60日),歡迎收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