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財法系特聘教授張麗卿 受邀赴微軟總部 人工智慧法律倫理研討會交流 發表研究成果

財法系特聘教授張麗卿 受邀赴微軟總部 人工智慧法律倫理研討會交流 發表研究成果圖片
財法系特聘教授張麗卿 受邀赴微軟總部 人工智慧法律倫理研討會交流 發表研究成果圖片
財法系特聘教授張麗卿 受邀赴微軟總部 人工智慧法律倫理研討會交流 發表研究成果圖片
財法系特聘教授張麗卿 受邀赴微軟總部 人工智慧法律倫理研討會交流 發表研究成果圖片
財法系特聘教授張麗卿 受邀赴微軟總部 人工智慧法律倫理研討會交流 發表研究成果圖片
財法系特聘教授張麗卿 受邀赴微軟總部 人工智慧法律倫理研討會交流 發表研究成果圖片
財法系特聘教授張麗卿 受邀赴微軟總部 人工智慧法律倫理研討會交流 發表研究成果圖片
財法系特聘教授張麗卿 受邀赴微軟總部 人工智慧法律倫理研討會交流 發表研究成果圖片
【照片提供:財法系特聘教授張麗卿;公共事務組編修 】
--
2019-06-25 國立高雄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特聘教授暨生醫科技及人工智慧法制研究中心主任張麗卿,日前受全球軟體巨擘「微軟(Microsoft)」公司邀請,前往美國西雅圖總部訪問、參與研討會,分享長期研究人工智慧及其對倫理及法律政策面影響。

微軟該場「人工智慧(AI)倫理原則」研討會,期望透過研討會議,對AI法律倫理原則,進行跨國家、跨社會、跨學科的交叉研究,尤其隨著AI技術日益發達,已成為人類生活日常,甚至挑戰傳統倫理、法律規範。與張麗卿同行的,還有德國符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Wuerzburg)、南韓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中國大陸北京大學等知名法律專家。

張麗卿強調,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但同時亦存在倫理風險,故需於國際框架下建設治理機制,協調各國研發機構與企業,以免AI脫離管控形成危害。全球現有多個國家、機構,在進行AI倫理的相關研究,因此應思考是否需建設一個國際框架下的機制,進行協調和合作。微軟公司在這個思維上所提供本項目的意義及目標,的確令人佩服。

張一行學者訪問行程於17到20日進行,參觀體驗微軟最新技術部門的設施,包括Azura Cloud Collaboration、Hololen Lab及微軟公司現在、未來兩年、未來五年將投入市場的AI產品,涉及工業、航空、醫療、辦公環境及販售等不同行業。

重頭戲則是17日午後研討會,與微軟公司副總裁兼副總法律顧問Julie Brill帶領的微軟數據隱私保護團隊,進行人工智慧倫理及隱私數據保護的探討。張麗卿提出台灣個人資訊保護法,對隱私數據保護的一些規範及例外。

17日晚上,張麗卿再與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前AI研究院院長沈向陽交流,沈分享推動長期總體技術戰略、策略以及前瞻性研究與開發工作,並進一步提出微軟六個AI倫理原則的願景,也親簽贈予著作「計算未來(The Future Computed)」,允諾撥空訪台。

18日訪問團成員中的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何懷宏發表「AI與倫理道德」演說,張麗卿與談自駕車倫理困境的解決模式。

除了微軟研討會,張一行也拜會華盛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Ryan Calo,參訪其科技政策研究室(Tech Policy Lab)。Ryan乃全美公認的機器人法律和科技政策專家,是美國律師協會機器人與AI委員會的聯合主席,並在國家機器人周計劃委員會任職。會議針對AI應用的法律問題加以討論,張麗卿介紹台灣警務AI協助辦案的City Eye,以及司法院量刑建議系統。


--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