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藝創系2022牡丹鄉藝起壯遊.旭海趣 師生、居民、藝術家 創作交流

【文字、照片提供: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系主任陳冠勳】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教育品質 永續城市

2022-09-19 「牡丹.森里海環境藝術設計營」自2016年起連續於牡丹鄉辦理至今為第六屆,今年適逢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10週年活動,屏東縣政府農業處計畫全力支持,由高雄大學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與屏東縣牡丹鄉公所共同主辦,邀請到正修科技大學二校師生與部落匠師近30人參與,分為三組,利用海洋廢棄物及在地素材,表達與自然共生的理念,展現牡丹文化特色,並為生態旅遊增添新的吸睛點。

「牡丹.森里海環境藝術設計營」自2016年起連續於牡丹鄉辦理至今為第六屆,透過在地居民與在地設計工作者的腦力激盪與共同的環境創作,已累積些微基礎。今年度持續邀請到雲林科技大學黃世輝老師擔任營長,李宜欣老師、翁群儀老師擔任副營長,以及沈明旺、陳冠勳、吳京臻、張錦郎與吳志南等老師全程參與指導,在第一階段8月21日(日)、8月22日(一)2天的理論的引導下,進行設計發想;並於第二階段8月28日(日)-9月1日(四)短短5天創作出《旭海搖籃》、《數魚栽》及《唰!》3件作品。

由高雄大學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沈明旺老師與吳京臻老師指導的作品《旭海搖籃》,作品構想來自里山倡議之森川里海概念,森林的山與海洋在生態環境是息息相關,如戀人一般,透過河川媒人將兩者串連起來。因此在作品中,將連綿不絕的山峰與近在咫尺的海灣用吊床連結。

同樣由高雄大學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陳冠勳系主任與翁群儀老師共同指導的作品:《數魚栽》,作品發想來自旭海部落過去村民賴以為生的捕虱目魚苗,耆老們會唱【數魚栽】歌謠進行現場點數魚苗的工作,也藉此祈求魚苗越數越多;在民國75年以後,人工繁殖魚苗技術提昇,天然魚苗漸漸勢微,數魚栽歌謠也漸漸沒落,透過此作品留下過去產業的記憶。

今年首次參加的正修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的張錦郎、吳志南老師聯合指導的作品《唰!》,作品概念來自解說員曾向同學們提及兒時會與朋友從家中拿出長板凳並一同將板凳翻過來,在旭海草原上的大斜坡上滑草,因此希望能還原當時的場景,讓前來的遊客們看看旭海部落過往獨特的光景。

據牡丹鄉公所蔡重仁秘書表示,透過6屆的牡丹.森里海環境藝術設計營的辦理,累積牡丹鄉藝術能量,培養超過15位以上部落素人藝術家,更讓參與的同學與老師成為牡丹鄉最佳行銷員。參與5屆的旭海部落居民,亦是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的解說員的潘鄭文鐘也說道,從營隊的參與看到跨校同學的合作與對社區無私的奉獻,讓他感動。來自瑪家鄉三和村的學員賴于晨也說到,旭海部落多元族群,如排灣族紅綠黃或阿美族黑紅白藍的色彩,也成為創作的元素融入作品中。

三件作品於9月1日(四)在旭海草原進行成果展,利用作品展現牡丹鄉旭海部落的文化及生命力!

 

#SDGs4  #SDGs11

---

---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