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高大、教廣2025合作企劃《趨勢瞭望台》 專訪土環系主任林啓琪 聚焦室內空氣品質

--

--

室內空氣品質的重要性

2025-09-18 國立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土環系)教授兼系主任林啓琪,日前受邀參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高雄分台(FM101.7)節目《Tea Time時光》單元《趨勢瞭望台》,由主持人朱茹玉(Ruby)專訪,從室內空氣品質的重要性談起,延伸至口罩與清淨機的正確選擇,並分享赴美攻讀博士的經驗,期盼聽眾重視生活中的健康細節,同時拓展國際視野。

林啓琪表示,許多人談到空氣污染時只想到室外環境,但研究顯示,人類每天約有九成時間待在室內,在某些條件(封閉、污染來源強、通風差)下,室內濃度可是室外數倍到十倍。常見的污染來源包括烹調油煙、香菸、裝潢建材、家具膠合劑、地毯背膠、可能釋放甲醛的免燙衣物,以及車庫尾氣與清潔溶劑等。

 

香氛與芳香劑的潛在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燃燒型香氛產品(如蠟燭、線香)在燃燒過程中可能產生多環芳香烴(PAHs)與懸浮微粒,長時間或高濃度暴露可能帶來健康風險;非燃燒型香氛(如擴香液、精油)則主要釋放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例如萜烯、酯類等,雖然並非強致癌物,但若濃度過高或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中累積,仍可能造成頭暈、喉嚨不適。因此,適量使用並保持良好通風,是安全享受香氛的關鍵。

此外,有些芳香族 VOC 是已知有潛在風險者,例如苯、甲苯、二甲苯,與一般香氛中常見的萜烯 (terpene)、酯類等有所不同,這些風險往往取決於濃度與暴露時間,但若使用過量或環境過於密閉,仍可能對敏感族群造成不適。林啓琪提醒,部分民眾習慣使用芳香劑或樟腦丸來掩蓋氣味,部分市售樟腦丸若含對二氯苯或萘,會增加室內污染風險,可能讓家人曝露於更多化學物質。

 

樟腦丸與萘的健康疑慮

林啓琪進一步說明,台灣早期常見的「臭丸」多以萘(Naphthalene)為主成分;萘對健康具呼吸道刺激、肝腎毒性,並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可能致癌物。含萘產品在國內屬於環境用藥登記管理,並未全面禁用。為降低風險,自2021年起,相關法規要求萘丸產品外包裝須明確標示「蠶豆症體質者請勿使用」,並加強管理;部分單位亦提倡避免在公共空間使用。

至於目前市售的合成型「樟腦丸」主要成分則為對二氯苯(p-Dichlorobenzene, PDB),天然樟腦丸則少見。雖然對二氯苯的毒性較萘低,但長期吸入仍可能造成頭痛、噁心等不適;建議避免在密閉空間放置過量;優先選擇標示為天然樟腦的產品。

 

改善室內空氣的三大原則

針對改善室內空品,林啓琪提出三大原則:

1.源頭減量:例如改變烹調方式,減少煎煮炒炸所產生的油煙。

2.通風改善:正確使用抽油煙機或加裝排風扇,降低污染積聚。

3.過濾設備:善用空氣清淨機或濾網輔助。

他特別指出,研究顯示油煙可能是東亞某些地區女性肺癌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日常應更重視防護。

 

口罩選擇的防護效果

談到口罩選擇,他指出,普通醫療口罩對氣味與揮發性有機物的保護能力非常有限,若需阻隔油煙或氣味,建議使用具活性碳功能的口罩;若防護細懸浮微粒與病毒,則以N95為主;而R95、P95口罩則在油性顆粒環境下表現更佳。他提醒,口罩防護效果取決於密合度,長時間配戴需留意舒適性與呼吸負擔。

 

空氣清淨機的正確選擇

HEPA+活性碳的確重要,但清淨機效能受到 CADR(潔淨空氣輸出率)、室內空間大小、過濾器維護、更換頻率、是否關閉窗戶等實際使用條件影響很大。有些消費者過分信賴品牌宣傳而忽略這些使用細節。

若考慮負離子或 UV 功能的機型,應選擇已通過美國加州空氣資源局 (CARB) 的臭氧排放標準認證(ozone emission certified)的產品,這類產品經測試可確保臭氧排放量極低。此外,民眾可留意CADR值(潔淨空氣輸出率),確保機型適合空間大小,但也需平衡噪音影響。

 

留學經驗與國際視野

除了專業分享,林啓琪也勉勵學生勇於追求國際經驗。他回顧2003年赴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攻讀博士,正值SARS疫情嚴峻,仍堅持出國。他提醒有志留學者,在申請過程中應積極累積研究成果、保持良好學業成績,並參與社團或公共事務,因為這些都是申請獎學金的重要籌碼。

他憑藉優異表現,成功獲得全額獎學金赴海外攻讀博士學位。留學期間,他擔任研究助理,不僅免除全部學雜費,還能獲得固定薪資,足以支應生活開銷,讓他能專心投入研究並順利完成學業。他特別強調,國外學術環境重視平等與合作,師生間的互動氛圍使他受益匪淺;更難能可貴的是,留學經歷也讓他結識人生伴侶,成為旅程中最珍貴而難忘的收穫。

 

空氣品質的日常防護

節目最後,林啓琪提醒,中南部秋冬季空氣品質惡化的機率較高,建議民眾下載「環境即時通」APP,每日掌握空品狀況,適時開窗或減少戶外劇烈活動;若需保持通風,可搭配防霾紗窗降低風險。他強調:「空氣品質防護不是遙不可及,而是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做的小細節。」

 

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

高雄大學土環系近期亦與環境部合作推動「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2025年10月將持續開設,歡迎有興趣的學生與民眾透過系所網站查詢相關資訊,進一步結合理論與實務,共同守護環境與健康。

 

《趨勢瞭望台》單元為高雄大學與教育廣播電台高雄分台(FM101.7)合作企劃,節目由主持人朱茹玉(Ruby)擔綱,每月邀請高大各領域教授,分享專業研究與社會趨勢,協助聽眾在繁忙日常中掌握世界脈動與前瞻觀點。本次專訪錄音19日於電台首播(電台官網自節目上架起保留 60 日):https://reurl.cc/Qaoap5

--

--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