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學《卓越講座》邀南臺科大教授黃仁鵬開講 探索AI創意與教育的無限可能
【文字:推廣教育中心胡瓊文;編修:公共事務組】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2025-10-22 國立高雄大學為拓展師生視野、推動跨域創新學習,推廣教育中心21日舉辦《卓越講座》,邀請南臺科技大學教授黃仁鵬以「創意的未來:AI的奇妙世界」為題,深入解析人工智慧的發展歷程與創意應用,帶領師生探索AI如何成為教育與生活的重要助力。
高雄大學推廣教育中心主任陳志文代表校方致贈感謝狀,感謝黃仁鵬蒞臨分享人工智慧的前沿趨勢與實務啟示。陳志文表示,《卓越講座》系列活動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分享研究心得與實務經驗,此次特別以AI為主軸,聚焦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創新潛能與挑戰,期盼啟發師生跨域思維。
黃仁鵬為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電腦科學博士,現任南臺科技大學教授及行政院數位發展部數位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曾任商管學院院長、教務處副教務長及大數據暨校務研究中心主任等職。長年投身教育與科技研究,推動AI教育普及,致力讓人工智慧成為全民可親近的學習工具。
講座中,黃仁鵬以「AI的演進歷史」為開場,回顧自1950年代「人工智慧」概念誕生以來的重要階段,從早期「專家系統」到1990年代的「機器學習」、2010年代的「深度學習」浪潮,再到近年生成式AI的快速崛起。他指出,生成式AI(Generative AI)如ChatGPT與Midjourney等工具,展現資料理解與創造力結合的潛能,正在改變學習、創作與產業的運作邏輯。
接著,黃仁鵬以生成式AI的應用示範,闡述「好的Prompt(提示詞)」應具備三大要素──明確的任務目標、清晰的背景資訊與適切的格式規範,強調「設問能力」正是人類與AI協作的核心。他進一步介紹生成式AI的應用技巧,包括掌握問題脈絡、設定語氣風格、優化輸出內容與建立反覆提問機制,說明教育現場若能善用AI工具,將有助於提升學生的思考力與表達力。
在互動示範中,黃仁鵬運用多項AI工具進行展示,例如以「Gamma」設計動態簡報、使用Google「NotebookLM」整合資料,並以AI音樂生成與語音模擬呈現創作成果,讓現場師生親身體驗AI技術如何輔助教學與研究。他鼓勵學生學會與AI「共學、共創」,從操練提示詞設計(Prompt Engineering)開始,培養跨域創新思維。
#SDG4 #SDG9 @推廣教育中心 &教學與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