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資中心舉辦排灣情歌講座 妮瑤.久分勒分以音樂傳遞文化與族語之美
--
--
【文字、照片:原資中心吳淑貞;編修:公共事務組】
2025-10-27 國立高雄大學學務處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原資中心)與學生社團「原民社」於20日晚間共同主辦「排灣情歌與古謠:近代排灣情歌~從未離開~」課程,特別邀請曾三度入圍金曲獎的音樂人少妮瑤.久分勒分擔任講師。
課程開場,少妮瑤介紹臺灣各原住民族古謠的旋律與曲風,舉例說明布農族八部合音與泰雅族唸唱的特色,帶領學生感受不同族群音樂的獨特魅力。她指出,古謠不僅是音樂形式,更承載族群的歷史與情感記憶,是理解文化的重要途徑。
隨後,少妮瑤以1960年代廣為流傳的〈相見又別離〉為教材,改編成排灣族語版本,並以中文標示發音,讓學生更容易掌握族語唱法。她親自彈奏吉他帶領合唱,並穿插講解歌詞意涵,讓學員在歌聲中自然學習族語、體驗文化的深厚底蘊。現場氣氛熱烈,師生齊聲歌唱,洋溢溫馨與笑聲。
原資中心表示,本次活動旨在推廣排灣族音樂文化,透過古謠教唱引導學生了解族語之美,深化對原住民族文化的認同與理解。未來中心將持續舉辦多元文化講座與工作坊,讓更多學生能在音樂中感受原住民族文化的魅力與精神。
---
--
【文字、照片:原資中心吳淑貞;編修:公共事務組】
2025-10-27 國立高雄大學學務處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原資中心)與學生社團「原民社」於20日晚間共同主辦「排灣情歌與古謠:近代排灣情歌~從未離開~」課程,特別邀請曾三度入圍金曲獎的音樂人少妮瑤.久分勒分擔任講師。
課程開場,少妮瑤介紹臺灣各原住民族古謠的旋律與曲風,舉例說明布農族八部合音與泰雅族唸唱的特色,帶領學生感受不同族群音樂的獨特魅力。她指出,古謠不僅是音樂形式,更承載族群的歷史與情感記憶,是理解文化的重要途徑。
隨後,少妮瑤以1960年代廣為流傳的〈相見又別離〉為教材,改編成排灣族語版本,並以中文標示發音,讓學生更容易掌握族語唱法。她親自彈奏吉他帶領合唱,並穿插講解歌詞意涵,讓學員在歌聲中自然學習族語、體驗文化的深厚底蘊。現場氣氛熱烈,師生齊聲歌唱,洋溢溫馨與笑聲。
原資中心表示,本次活動旨在推廣排灣族音樂文化,透過古謠教唱引導學生了解族語之美,深化對原住民族文化的認同與理解。未來中心將持續舉辦多元文化講座與工作坊,讓更多學生能在音樂中感受原住民族文化的魅力與精神。
---
